北京青年报:“数字资产”能否成为像房子、股票、基金的大类资产?
文中探讨了“数字资产”是否有潜力成为像房子、股票、基金、黄金那样的大类资产;同时 提及,我国“数字资产”市场正在从行业协同自治的层面着手,逐步构建流通环境,有望形成规范化的市场;银行和大型企业,如工商银行、蚂蚁数科、协鑫集团等,已经开始涉足数字资产领域,发布数字藏品或开展 RWA 项目。
国内媒体大篇幅提到的种种举措,标 志 着数字资产的应用正在逐步扩展,逐渐渗透到更广泛的行业和领域;同时也预示着,国内监管的“风向”可能会加速变化,不远的将来,在中国很可能诞生更多值得关注的机会。
随着 2025 年的到来,人们开始回顾过去的一年里各种大类资产的表现。在传统的大类资产中,股票和基金曾是年轻人讨论最多的投资对象,但自 2024 年起,一股“数字资产”投资热潮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数字资产”一般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艺术品、收藏品或珍品,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其唯一性、不可变性和所有权。与传统的实物资产相比,拥有“数字资产”无需繁琐的物流和仓储环节。
年轻人为何青睐“数字资产”? “数字资产”能否像房子、股票、基金、黄金那样成为大类资产的一种?作为新兴事物“数字资产”具有哪些亮点?
从去年底到今年 1 月 10 日,国内最大的“数字资产”平台——鲸探在上海举办了一场数字艺术展。走进展区,从深海中跃起的巨鲸吸引观众“摸鱼”打卡,摇滚味十足的三星堆青铜人乐队、色彩鲜亮的敦煌飞天、来自斯芬克斯星系的猫……这些数字藏品因每一款拥有特殊区块链编码,独一无二、不可篡改的特点,受到年轻收藏爱好者追捧。
一位来自复旦大学的大三学生“Lavis”表示,他原来是线下潮玩的爱好者,现在家里堆满了实物收藏品,都快迈不开脚了。自从接触了鲸探“数字资产”平台,感觉像发现了一片新大陆,在手机里就能随时欣赏收藏的宝贝,交易交换的途径也比实物要便捷很多。“原来打算毕业论文写泡泡玛特,现在觉得‘数字资产’这个选题更有挑战。”
在“文化”主题展览中,中国美术学院国潮艺术研究院打造的“大鲸博物馆”系列,将古代建筑家具、中华老字号品牌、国宝大熊猫等元素做了年轻化设计,用户可以用藏品打造自己的数字博物馆,并开放给其他用户参观、获得收益。
谈到推广国潮的意义,中国美术学院国潮艺术研究院院长倪镔教授表示,“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们主要为了传播正向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年长的人来说,他们难以理解谷子、二次元,我们在其中加入国潮元素,他们一下子喜欢上了,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为更广泛的人群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潮玩 IP《达文奇的蛋》主理人 Bonan 同样嗅到了年轻人对国潮风的喜爱,他们与鲸探平台的另一个合作方敦煌美术研究院合作,联名开发了 WEE 崽-敦煌飞天崽藏品,潮玩与文博的结合,激活了两类粉丝群体的热爱,一万份藏品秒售罄。
在“数字资产”的诸多类型当中,POAP 纪念徽章是年轻人最喜欢的一个类型。有点类似于“谷子经济”中最火热的“吧唧”(即 badge 徽章)。POAP 是“Proof-Of-Attendance Protocol(出席证明协议)”的缩写,用于记录和纪念特定事件的发生。POAP 可作为一种易于验证的证据,记录在区块链上证明用户在事件或者活动发生时在场。事件和活动可以在物理世界或虚拟世界中。
有些人在看完电影、演唱会后会收集门票,证明自己是忠实的粉丝或者证明自己到场亲自参与了某件事情,POAP 徽章则是在线上证明你参加过某项活动的记录。来自北京的数字收藏家赵燕表示,她是“吧唧”和 POAP 的双重爱好者,现在更重视 POAP,可以通过在网上展示自己的 POAP 收藏来纪念或者炫耀独特的经历,“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留下在场的证据。”
去年 7 月 22 日,爱奇艺王牌音乐综艺节目《中国说唱巅峰对决》联手 ARCC 平台重磅推出限量版数字徽章 POAP,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与喜爱。爱奇艺发行的 12 款 POAP 徽章通过 ARCC 数字徽章平台铸造,分别对应《中国说唱巅峰对决》的 12 期节目,观众需要在观看节目时寻找隐藏彩蛋,从而收集碎片,合成当期 POAP 徽章。
对于出品方而言,POAP 可以通过设计独特的徽章和任务,激励用户更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和事件。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10 周年大会上,市民可以通过在西栅景区、博览中心展览中心、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等打卡获得数字徽章。
POAP 徽章给年轻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身份象征和社交认可的方式。研讨会、演唱会、直播、在线课程等,用户参加活动后,都可以获得 POAP 徽章。鲸探总经理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希望未来有一亿用户日常收藏的物品,都以数字形态在鲸探管理和应用,未来用户的“人生大小事”都以数字徽章(POAP)的形式保存在鲸探,用户旅行到天南海北都可以打开鲸探打卡,获得一张在地专属的数字明信片。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 许多“数字资产”的发行采取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盲盒的形式。谷子经济里的套路也被搬到了“数字资产”领域。 一些“数字资产”发行方通过对盲盒中的稀有款设置极低的概率,比如,0.1% 来吸引用户大量开盲盒。在“数字资产”的二手交易市场上,数字卡牌的稀有款和普通款的价格差距甚大。比如,鲸探平台发行的数字卡牌,普通款的价值可能就只有几毛钱,但是稀有的 UR 级的二手价格高达上千元。由于稀有款的极低概率,一些用户投入数千元也开不出稀有款。
不过,数字盲盒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超强的吸引力,近期鲸探平台发行的一款吾皇猫——奇思喵想博物馆系列手粗昂卡,50 万张数字卡牌在一个小时内就售罄了。一名用户在微信社群中表示:“这个概率很低,我也知道大概率会亏钱,但由于一方面自己喜欢这个 IP,另一方面也是难以抵御开盲盒的这种诱惑。越开越多,管不住手。一次就花了 5000 多元。”
出生于 2002 年、来自浙江台州的大四学生周群(化名)在他的同学中是个另类,当他的同学们热衷于逛商场、网购消费的时候,他把父母给的零花钱大部分用于购买“数字资产”。最先是从社交媒体开始了解到这个行业,“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鲸探,发现里面有许多博物馆授权发行的数字藏品建模非常精美,我大学的专业也跟艺术品设计和建模相关,这些国宝级的文物类‘数字资产’售价只有几十块钱。”从 2022 年底至今,周群在鲸探持续购买“数字资产”。随着这一轮“数字资产”小牛市的到来,周群持有的“数字资产”市值也水涨船高,很多藏品的二级市场价格已经翻了数倍。
不过,周群目前并不打算抛售这些“数字资产”,“我打算以 10 年为周期拥有这些‘数字资产’,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周群虽然在同学中是个另类,但是他的父母却非常支持他。“我专门和他们探讨过这个行业,他们非常信任和支持我。还经常帮我抢首发藏品。”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一些在传统书画领域的投资者也开始纷纷涉足“数字资产”领域。今年年初,专注于传统字画交易经验分享的 80 后网红“乐校长”发布了一条“乐校长布局数字藏品”的短视频。在视频中,他直言传统字画市场非常低迷,当下急需数字化转型,因而决定布局“数字资产”领域,并计划先行投入 100 万元作为试水资金。
来自浙江绍兴,具有多年古钱币、纸币、邮票收藏经验的收藏家俞吉伟表示,数字收藏对于他来说像是发现了一片新大陆,以他在收藏界数十年的经验来看,数字收藏非常有前景。据介绍,他从 2022 年初开始关注数字藏品,个人“数字资产”的持有总量已经超过 35 万件,投入资金已经超过 1000 万元,目前还在持续加仓。
作为浙江易金集团的董事长,俞吉伟还在公司专门设立“数藏运营部”,对其千万级的“数字资产”投资项目进行统筹管理。有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负责人也表示,近期将设立“数字资产运营部”,加大对新型“数字资产”领域的布局。鲸探“数字资产”还吸引了部分私募基金负责人的注意,已经有多名私募人士对鲸探“数字资产”展开了市场调研。深圳一名“80 后”私募基金经理对北青报记者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数字资产”,正在考虑成立一只以“数字资产”为投资标的的私募基金。
去年 9 月 22 日,由圈内用户自发编制的“鲸探 50 指数”藏品在场外交易平台的总市值为 1.2985 亿元。截至 2025 年 1 月 31 日,“鲸探 50 指数”藏品总市值接近 5 亿元,涨幅高达 280%。一些百万级资金已经把“数字资产”作为除房产、股票、基金、黄金之外的新型资产配置类型。
今年除夕,一位“00 后”在“数字资产”交流社群中吐槽,他大学毕业以后就开始研究投资理财。刚开始是买基金,后来是股票,折腾几年后发现这两个领域市场都已经很成熟,机构掌握了定价权。“我们散户每天都面对武装到牙齿的量化机构,赚钱非常难,几万块钱扔进去仿佛是一滴雨进了汪洋大海。但‘数字资产’是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我常常跟朋友们说,现在搞‘数字资产’,有点儿像上个世纪 90 年代买股票,充满着未知,也充满了挑战和希望。”
“数字资产”板块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 广发证券曾经在一份研报中表示,我国“数字资产”市场开始从行业协同自治层面搭建规范性流通环境,形成与海外 NFT 行业生态差异化的发展路径,预期未来,我国将形成“数字资产”市场的规范性流通环境,持续开发创新性数字藏品放大文化数字内容的营销价值和版权价值,打开我国“数字资产”行业发展的广阔蓝图。
去年以来,各地数据交易所纷纷设立“数字资产”交易板块。上海数据交易所的“数字资产”板块成为“数字资产”交易领域的一匹黑马,其发行的首款“数字资产”“龙耀追光,一‘订’光明”、“北京 CBD 国际集团——全国首批数据资产入表纪念”“数字资产”纪念奖章等受到市场热捧, 上海数据交易所近期还发行了农业领域首个 RWA 项目——“马陆葡萄 RWA”项目,并完成 1000 万元股权融资。 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也展开了“数字资产”交易业务。 浙江文交所表示,将在杭州国家版本馆 IP 成功转化案例的基础上,探索文化“数字资产”赋能实体经济的应用流通场景。
2022 年以来,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 13 家银行也相继官宣入局数字藏品赛道。用户打开工商银行 App,其最新发行的一款“数字资产”是《看见非遗·紫砂壶》,其发行总量为 20 万份,用户可免费领取。其发行的“数字资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博物馆文创以及数字纪念徽章为主。其中,工行在手机银行 App 中开设数字藏品馆,与存款、转账汇款等并列于主菜单内,对数字藏品业务显然比较重视。
一位银行人士对北青报记者表示,作为数字支付方面的前沿领域,银行布局相关的“数字资产/数字藏品”业务也是给未来区块链元宇宙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发展数字支付业务做技术方面的储备。年轻人对“数字资产”的热衷也是银行布局的一种重要因素。
过去一年里,中国企业涉足“数字资产”的另一个重要类型是 RWA。RWA 即真实世界资产通证化,是指将实物资产所有权以数字形式(Token)在区块链上进行交易的一种形式,类似于数字世界的“IPO”。 去年 9 月份,中国最大民营电力企业协鑫集团旗下绿色能源服务商协鑫能科与蚂蚁数科合作完成了中国光伏领域首单实体资产 RWA。据了解,这是朗新集团以其平台上运营的新能源充电桩资产为 RWA 锚定资产,在香港成功获得首笔 2 亿元的跨境融资。蚂蚁数科 CEO 赵闻飙表示,RWA 模式就像一次小型 IPO,能够让更多中小企业都可以通过区块链网络连接全球资金。
相关内容可参考: 蚂蚁数科携手协鑫能科完成超2亿元光伏实体资产RWA发行
作为投资领域的新事物,“数字资产”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市场价值具有不稳定、波动性大的特点,追涨杀跌特别容易亏损。另外,由于国家相关的政策尚不明朗,目前“数字资产”大都缺乏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投资者想要了解“数字资产”,首先要选择正规平台,比如,像蚂蚁集团旗下的鲸探平台、上海数据交易所这样的具有大厂或者国资背景的平台;其次也要警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市民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打着“数字资产”名义行诈骗之实。
合肥市公安局曾经打掉一个打着发行、交易“数字资产”幌子的诈骗团伙,其谎称所发行的“数字资产系大师名作”,实际上都是来自一些普通画手的作品,以及直接从互联网上截图拷贝的图片,没有任何收藏价值和实际价值,也无法适用于任何场景。
Whales Swallowing Bitcoin Fast — Will This Push BTC Price Up?
Large investors are buying Bitcoin at record levels, which may be the precursor to a price explosion...
KiloEx to Go Through Complete Audit Before Relaunch
According to KiloEx, the platform has decided to conduct the initial permission audit at first. Afte...
Bitcoin Faces Critical Resistance At $91,000 As Short-Term Holders Hover At Break-Even
Bitcoin prices gained by only 0.95% in the past week amidst an intense market consolidation. The pre...